联系方式

西安国利防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

电话:029-85229595

手机:

联系人:刘先生

地址:

虚拟学校

当前位置:首页 > 虚拟学校
虚拟学校
来源:本站发布时间:2018-06-21 21:18:09点击次数:1459 次

一、构建虚拟学校
  
1、虚拟学校建设目标
  
 通过“虚拟学校”项目的建设,整合本区乃至全市、全国的名校、名师和社会资源,利用云平台为本区学校提供信息化教学平台和内容支撑,为校内外师生和家长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,实现个性化的优质教育服务,构建打通校内外教育的教育新形态,解决过去传统教育面临的若干老大难问题,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,助力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,提升教育服务水平,促进区域智慧教育发展。
  
  (1)打通教育城域网与移动通信网,建立区域内绿色高速移动互联专网,实现全面互联互通的智慧化教学环境,为教育创新提供高端的物质和技术保障。
  
  (2)引入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,建立共享协作机制,以推进教育管理方式、教师研修方式、学生培养方式、社会学习方式的变革为入手点,推动教育思想、观念、模式、内容和方法的全面创新,实现教育成果与资源的全面共享与辐射。
  
  (3)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服务领域,为本区所有中小学师生和家长提供校内外全覆盖式的个性化、终身化的精准教育指导与服务,促进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,为学习型社会建设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。

2、虚拟学校建设实施规划
  
  以本市、区学生、家长、教师、管理者为服务对象,针对现实学校的教学痛点、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教育特色发展的需求,在云端搭建统一开放的“虚拟学校”平台,  整合市、区等名师团队和社会资源的力量,以虚拟教室、直播课堂、  虚拟社区、  课程资源共建共享、统一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估、大数据分析等应用方式,为教师提供在线教学、网上教研、网络培训,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、网络辅导、兴趣选修、在线互动交流,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、家校沟通、自主辅导等功能,实现资源整合和教育形态创新,构建“互联网+教育”的创新发展模式,旨在为每一位个体提供智能化、移动化、个性化的优质教育服务,从而推动教育全面、优质、均衡发展,促进资源共享,提升本市、区教育质量。重点实施内容包括:智慧教育环境建设和运维(包括区级虚拟学校平台建设和运维以及学校的智慧教育、智慧教室的建设)、培养骨干教师、构建本地化运营服务体系。

二、智慧教育环境建设和运维
  
1、虚拟学校平台建设运维
  
  以云计算、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为支撑,在区教育网络信息中心搭建统一开放的“虚拟学校”平台,充分整合国内外教育资源,实现教育形态创新,为全市、区所有中小学师生和家长提供智能化、移动化、个性化的优质教育服务。
  
  所有课程内容和服务都需通过账号来获取。
  
  终端:学生的学习终端为定制PAD,支持随时随地的移动化学习,并能进行有效的上网管控、应用安装管控等。
  
  网络:绿色高速移动专网(满足在教育城域网内和校外同时高速、移动访问)。
  
2、学校端智慧教育、智慧教室的建设
  
  根据智慧教育创新应用试点需求,打造一批示范性智慧教室、智慧教育,包括网络和硬件设备等,并实现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融合,实现随时随地联网、教育教学数据自动采集、学习过程自动跟踪、学习成果自动评测等,以提供适应学习者个性特征的学习支持和服务。
  
3、打造创新应用示范
  
  虚拟学校以“创新应用”为驱动,针对教师队伍的提升、学生个性化的发展、家校共育生态的打造、管理者科学决策与精细管理等需求,开展教师培训、网络研修、双课堂教学、双师课堂、家校互动、大数据诊断等创新应用,破解教育难题,提高教育质量。
  
4、建立虚拟学校联盟共享区域优质资源
  
  基于智慧教育云平台,建设虚拟学校,打造名师工作坊、双师/专递课堂等教学/教研环境,引入优质名师与教学资源、建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,促进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,促进教育均衡发展。
  
5、教师研修提高教师专业水平
  
  以项目区/校现有师资为基础,整合高校学者、中小学教育专家、一线名师和本地教研员、骨干教师的力量,依托平台的教研系统,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,开展信息化教学的网络培训和网络教研服务,建立名师工作坊、成立网络教研共同体,探索区域创新教研应用模式,打造区域教育信息化专业队伍。

三、转变教与学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诉求
  
  工程基于智慧教育环境,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自主学习课程资源、学生线上互助交流的空间、名师与专家线上辅导等服务,学生基于大数据技术所生产的个性化学习路径分析,获取相应的的学习方案,开展多元的、自主的学习,同时获取教师基于教学诊断的精准教学与辅导。


1、构建家校共育生态,助力学生培养

家长基于OA与家校通系统,随时获取学生的学情分析报告、学生的在校实践活动情况、安全饮食情况、


2、打造双师课堂引入优质教师资源
  
  打造双师课堂教学环境,依托智慧教育云平台,获取校外名师专家资源的教学指导。本校教师可提前备课、组织学生讨论、课后答疑、个别辅导,校外名师负责指导备课以及远程讲解重难点知识。双师模式一方面 为偏远地区学子带来城区优质教师资源,提升教学质量,另一方面通过实践 带动项目校本地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快速提升。

3、特色课程建设打造学校教育品牌
  
  结合本市学校特色的教学规划,学校可利用智慧教育云平台及其优质的教研资源,打造、引进、推广其特色的品牌课程,通过课题活动会议、成果展示会、以及网络平台将课程辐射到市内外其他学校的应用之中,形成本市/校的特色课程品牌。
  
  通过试点示范、形成典型、辐射引领的实施路径,  按照“一生一作品、一师一模式、一校一特色,一市一机制”的实施思路,基于引入的优质名师与专家资源、大数据分析、双课堂教学理念,  构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路径、形成骨干教师的特色创新应用案例与模式、打造学校的特色课程建设品牌,逐步推进,形成典型样板学校。同时,在项目实施全过程积累沉淀市级、区级、校级以及个人层面学习、探索、打磨、推广教学创新应用模式的机制,结合典型样板学校,基于成果转化服务,将学校的应用成果在国家级期刊、全国/省/市级公开课平台进行推广宣传,辐射引领区域内外学校智慧教育的建设与应用。



上一篇:没有了!


下一篇:没有了!